党建引领聚合力 多元共治绘新篇 -开云登陆

通版阅读请点击:
展开通版
收缩通版
当前版:04版
发布日期: 2025年08月12日
上一篇 下一篇
字体:
党建引领聚合力 多元共治绘新篇
——曾都区北郊街道黄龙社区创新发展纪实

▲ 开展“清洁家园”活动


▲ 入户宣传政策法规


▲ 亲子休闲公园


▲“最美黄龙人”颁奖现场


▲ 北郊球类运动中心


▲ 黄龙社区明珠艺术团参加湖北省全民健身“赶集会”活动  

    
 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张登  
  清晨的阳光洒满曾都区北郊街道黄龙社区,一小区全龄型文体苑里,老人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,孩童在滑梯旁追逐嬉戏;三小区的航空航天主题亲子公园里,家长带着孩子共度快乐时光;六小区党群服务活动室内,几位居民正围着工作人员咨询社保政策……这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,正是曾都区北郊街道黄龙社区近年来以党建为引领、以共治为路径、以惠民为目标,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。  
  作为典型的“村改居”社区,黄龙社区承载着32个小区、万余名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从曾经基础设施薄弱、治理难题丛生的城中村,到如今环境优美、设施完备、人文和谐的“完整社区”,黄龙社区的蜕变,离不开党建引领的“定盘星”作用,更凝聚着多元共治的“向心力”。  
  党建引领 筑牢治理根基  
  “张阿姨,您反映的楼道灯不亮问题,我们已经联系物业今天下午就修……”在黄龙社区,网格员正拿着笔记本,逐一反馈居民诉求的办理进度。这样的场景,每天都在社区的9个网格、98个微网格里上演。  
 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末梢,难点也在末梢。为打通服务居民的“最后一米”,黄龙社区在北郊街道党工委指导下,构建起严密的“双网微格”组织体系:将32个小区划分为6个党支部、20个党小组,9个网格和98个微网格,106名党员中心户遍布各小区楼栋。“从党委到支部,从网格到微网格,再到党员中心户,我们把党组织的‘根’扎到了居民家门口。”社区党委书记叶娇枝同志说。  
  组织体系的完善,需要服务阵地作支撑。近年来,社区先后打造6个党群服务站、暖心驿站、网格站和居民活动室,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,大事不出社区”。在党群服务活动室,电脑、打印机、饮水机等设备一应俱全,墙上挂满了办事流程指引。“以前办个居住证要跑街道,现在下楼到活动室就能交材料,太方便了。”居民王女士点赞道。  
  党建引领的效能,更体现在治理创新的细节中。2025年上半年,社区聚焦“信托制物业”改革,以上城明珠小区为试点,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,指导信托物业团队提升服务质量。新年送对联、元宵猜灯谜、高考送奖励……一系列暖心活动拉近了物业与居民的距离。数据显示,该小区物业费由包干制转型为信托制,收缴率从转型前的30%-40%跃升至60%-70%,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。  
  不仅如此,社区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制度,围绕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”开展专题学习,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、廉政党课等形式,筑牢党员干部纪律防线。2025年上半年,针对上级巡察反馈的14条问题,社区成立整改专班,逐条落实整改措施,以纪律建设保障治理效能。  
  多元共治 激活内生动力  
  “集体资产有多少?收入有多少?钱花在哪里了?”这些曾让居民牵挂的问题,如今在黄龙社区有了清晰答案。社区创新推行的《五子监督法》——盘清家底子、记好账本子、定期晒单子、管好印章子、守住钱袋子,让集体经济管理从“糊涂账”变成“明白账”。  
  通过“五子监督法”,社区不仅收回并盘活了多处闲置集体资产,还成功申请到各级扶持资金,启动了一系列民生工程:一小区建成全龄型文体苑小广场,三小区打造航空航天主题亲子休闲公园,五小区建成北郊球类运动中心,11条巷道完成刷黑和路灯亮化,17个老旧小区实现旧改更新。  
  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,社区更注重调动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。“壹加壹基金”积分兑换活动便是生动实践。社区联合下沉单位、爱心企业,并结合居民自筹等方式,共同设立了基金池。居民参与清洁家园、垃圾分类、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可积累积分,积分能兑换洗衣液、米面油等日用品。小积分撬动大治理,如今的黄龙社区,居住环境大幅提升,人文精神面貌大幅提高,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也更高了。  
  集体经济的壮大,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坚实支撑。2025年上半年,社区通过公开招标盘活闲置厂房,引入3家小微企业,不仅增加了集体收入,还解决了20余名居民就业。“以前靠打零工维持生计,现在在家门口上班,每月能挣3000多块,还能照顾老人孩子。”居民陈师傅的话,道出了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民生温度。  
  惠民导向 提升幸福指数  
  “老人家,您慢点走,台阶这里有扶手。”在社区刚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里,志愿者搀扶着老人走过新安装的无障碍坡道。这是黄龙社区聚焦“一老一小”需求,推进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。  
  近年来,社区始终把“让居民生活更舒心”作为出发点,从环境改善到服务提升,逐项落实民生清单。在人居环境整治中,社区联动下沉单位、物业、居民三方力量,开展“清洁家园大行动”。“以前小区有乱堆乱放现象,现在每天都有人打扫,还种了花,住着心情都好。”居民赵阿姨说。  
  针对老年人养老难题,社区在原有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,正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落地。对于“一小”,社区持续开办假期爱心托管班,邀请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作业,开设绘画、手工等课程,解决双职工家庭“看护难”问题。此外,社区“妇女之家”定期开展技能培训,举办了月嫂、家政服务等培训班,帮助妇女实现就业。  
  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,社区先后组建了明珠艺术团、女子旗袍队、威风锣鼓队等7支文艺团队,这些团队不仅在市区各类文化活动中屡获佳绩,更成为宣传党的政策、传递社区温情的“生力军”。社区还开展端午包粽子,中秋做月饼,重阳送温暖等活动,每年举办的“最美黄龙人”评选更是备受关注,用榜样引领居民积极向上,不断凝聚社会共识,塑造共同精神,推动共住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。  
  从“党建引领”到“多元共治”,从“民生改善”到“文化聚力”,黄龙社区的发展轨迹,正是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。站在新的起点,黄龙社区正谋划着更长远的发展,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,必将在“建功支点建设,助力曾都发展”的征程中,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。  


51.9k
网站地图